欧元走强或将为下次危机埋下隐患
欧元走强或将为下次危机埋下隐患
欧元走强或将为下次危机埋下隐患 更新时间:2010-10-5 7:13:15 欧元兑美元目前处在1.38美元附近的六个月高点,很难相信三个月前当欧元跌破1.20美元时,市场还普遍认为将跌至平价水平。
这就是外汇市场的不可预知及双向波动的特性。
的确,当欧元目前似乎处在单边上涨行情时,走势再度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同样很高。导致走势逆转的原因恰恰是当前推动欧元走高的基本面因素,即欧洲央行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政策意图上的巨大差别。
从表面上看,欧元兑美元交易的逻辑是非常清楚的。
Fed已公开表示愿意采取进一步定量宽松措施来抵御通货紧缩风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William Dudley上周五明确表示,Fed“很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刺激措施。相比之下,欧洲央行却不再延长非常规流动性工具,而且在收紧政策方面的措辞也坚定得多。
简言之,注入金融系统的美元将增多,欧元将减少。再加上目前欧洲央行的参考利率比Fed的目标利率高出1个百分点,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卖出美元、买入欧元的强烈动机。
不过,爱尔兰等国究竟怎样才能度过这样的货币政策收紧时期呢?
爱尔兰上周宣布,拯救该国银行系统最终的费用可能高达500亿欧元,这将导致其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令人惊异的32%。如果按GDP的比重计算,这相当于美国救助本国银行业的费用为4.3万亿美元,而不只是2008年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拨付的7,000亿美元。
已在进行艰难财政调整的爱尔兰未来显然还将面临更多财政紧缩。该国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欧元走强,因为欧元走强会进一步削弱其竞争力。
希腊的情况也一样,该国预计财政紧缩政策将导致今年经济萎缩4%。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不例外。这些欧元区外围国家都需要放宽货币政策,但欧元央行却要收紧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实施这种反周期政策的理由来自德国,因为德国经济正在迅速增长,该国上周公布的失业率意外下降也证明了这点。此外,欧洲央行由德国央行继承而来的根深蒂固的强硬立场也使其倾向于收紧货币政策。
当欧元怀疑论者谈到“一刀切“决策的问题时,所指的就是上述情况。
欧元区核心和外围国家的这种巨大反差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如果不让欧元走软以抵消国内财政紧缩措施的影响,欧元区外围国家的经济状况将继续恶化,从而加大偿债的难度。
此外,虽然欧元区银行业最近已进行过压力测试,但依然面临风险。尽管这些银行在欧洲央行逐渐退出信贷工具过程中安然无恙,但随著过剩流动性的减少,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正在上升。
况且,谁又敢真正相信欧洲银行业所持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债券组合不再有风险?
目前,4,400亿欧元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支撑能给投资者一定信心,使他们敢于买入问题国家发行的债券,从而也避免了这些国家债券的集体崩溃。但这未能阻止爱尔兰的信用违约掉期的费率突破500个基点。实际上,有关爱尔兰将申请动用稳定基金的传闻也是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心态紧张的原因之一。
很多投资者对2013年1月份稳定基金及希腊1,100亿欧元救助计划到期时的情况感到担忧。除非爱尔兰及其他欧元区外围国家能迅速从紧缩政策导致的经济萎缩转为紧缩引发的增长,否则欧元区领导人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寻求类似财政联盟那样的更长久的解决之道。
德国民众不会乐于接受财政联盟,这可能会使处于近期欧洲债务危机核心的政治摩擦再度出现,而且政治对抗会随著欧元走强而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