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输液塑料包装引进的趋势
我国输液塑料包装引进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自从天津大(土+冢)公司20世纪80年代引进第1条塑瓶生产线开始,输液塑料包装就开始了正规的工业化生产。在此之前,我国已有1些工厂实验用PVC袋等加工输液,但既未构成生产范围,也没有大范围投放市场。输液塑料包装生产既是输液包装的1场革命,也是输液生产工艺和技术的1场革命,其引进及消化吸收进程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输液生产的发展。在近210年的技术和设备引进的进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其发展的道路其实不是1帆风顺的。 1、输液塑料包装的引进状态。 1、输液塑料包装的分类。 国际上常见的输液塑料包装可按包装构成、包装材料和生产工艺分为3类。 按包装构成份类包括—— 瓶形:通过吹制成型,可自站立,输液时需引入空气方可完全排空。 袋形:通过焊接成型,不可自站立,输液时可自行排空。 非瓶非袋形:通过吹制成型但具有塑料袋的外观和特性的特殊瓶体;亦被称为船型袋 按包装材料分为PVC材料和非PVC材料两类。 非PVC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和复合膜(多层共挤膜)国家对危房有强拆的规定吗。 按生产工艺分类包括1步法和多步法。 1步法:使用1台单机在1个工作循环中由低级材料开始完成容器制造、灌装、封口全部生产步骤的工艺。 多步法,使用两台或多台单机串联成生产线完成容器制造、灌装、封口全部生产步骤的工艺。 2.我国输液塑料包装的引进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1年4月份,我国共有38家企业引进或签订了塑料包装生产线的引进合同。其中有21家企业引进了25条软袋生产线(含制袋机、灌装机及制袋灌装1体机)。有17家企业引进了20条塑瓶生产线(含制瓶灌装两步法生产线及吹灌封3合1生产线)。全部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约为3亿瓶(袋),约占全国输液生产总能力20亿瓶的15%(不含医院制剂室的输液)。实际生产能力仍为1亿瓶(袋)左右,占全国输液总生产能力的5%,这个数字与、1998年10 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大输液专业委员会黄山会议数字相比,设计生产能力增加了10%,实际产量基本未有大的提高。具体分析以下: A.塑料瓶: (1)引进厂家省份统计:11省市,即北京1家、吉林1家、山东3家、陕西1家、江苏2家、天津2家、广东1家、上海1家、浙江3家、福建1家。 (2)年份统计:a.80年代:3家。b.90年中期:6家。c。90年代未:2家。d.2000年~200l年:6家。 (3)工艺统计:a.两步法:9家。b.1步法:11家。 B.软袋: (1)省份统计:13省市,即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吉林、辽宁、上海、广东、湖北、安徽、浙江、4川、陕西。 (2)年份统计:a.1995年前无引进。b.1996年~2000年21家(其中1998年9家)。c.2001年还没有引进。 (3)工艺及机型统计: 制袋机3家。灌装机6家。制袋及灌装机1家。制袋灌装1体机:11家。 3.目前国内输液软包装存在的问题。 (1)国内缺少权威生医用塑料输液包装材料标准。 国内的《医用塑料输液包材容器标准》还没有出台,各企业基本参照欧美通行的标准制定输液塑料包材的厂标,国家应对软包装输液包装材料标准上给予重视。如模材的检测、药液和包材的稳定性测试等。既避免了项目单位在塑料包材标准选择上产生困惑,又避免输液软包装生产企业在产品营销上的无序竞争。 目前上市的输液塑料包装,90%以上包装的品种均为普液,即葡萄糖、氯化钠乳酸林格氏液等,虽然许多项目单位在立项和可研阶段均提到生产良好新品种,如治疗性输液等,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输液软塑包装生产企业获利的终究途径或靠扩大生产范围,或靠生产良好产品。若无优新产品上市,则目前的高卖价也只能是短时间效益,随着软输液包装生产线引进的增多,将来也许出现输液软塑包装大战。 (2)市场问题(主要体现在输液价格和护士的用药习惯上): 国内玻瓶和塑瓶装大输液占全部市场的95%以上,价格有绝对优势,另外依护士们现在遵照的操作规程,医院不轻易接受软袋这个新事物(由于袋子不能自站立,没法轻松加药)。据悉某跨国公司为推行其软袋输液,1次性请全国部分护理主任和药房东任开会的费用就超过百万人民币。没有足够的市场推行。就很难将输液软包装这个新品种推行开。 2、我国输液塑料包装的未来发展趋势。 1.未来1段时间内国内输液塑料包装的发展会缓慢谨慎地前行。在已引进输液软包装生产线的企业普遍取得技术和市场上的成功后,相信会有大发展。在包装情势和包装材料上,肯定会构成西花齐放的局面,不论是塑瓶还是软袋,不论是何种材料,都会有其相应的市场。 2.跨国企业是输液塑料包装发展的领头羊,如技术、管理、宣扬、推行等。国内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跨国企业寻求各种情势的联合与合作,增强本身实力。 3.国内企业在花大力气引进输液塑料包装生产设备的同时,尝试引进国外输液塑料包装的先进技术、工艺及管理,下大力气培训各类人才。从生产管理上下工夫,缺项的应填平补齐,还没有引进的要未雨绸缪。 4.积极进行科研开发,引进和储备输液新药品种,提升输液产品形象违章建筑强制拆迁合法吗,提高输液产品的附加值。 5.在生产企业中大力展开各类情势的输液塑料包装的技术交换和信息互通,交换经验,取长补短,避免引进设备的闲置和浪费。